2022-2023第一学期陶研课题计划
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立项课题
《“教学做合一”思想下发展幼儿生活劳动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教学做合一”思想不论从师生的角度,都突出了“做”的作用,3-6岁的学龄前儿童由于其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其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就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在“做中学”。幼儿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五育”之间彼此交融、互相补充,其终极目标是劳动教育。因此,劳动教育对于幼儿园教育至关重要,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幼儿园需立足幼儿游戏性表现,以生活劳动活动为研究,根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游戏活动的支持和引导”的能力要求,运用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设计可操作的观察记录表、评估方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能力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梳理总结现阶段幼儿生活劳动能力发展情况,发现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师教育活动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供依据;同时,结合幼儿生活劳动活动的开展,切实提升教师观察、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
1.立足幼儿游戏性表现,以生活劳动活动为课程研究。
2. 梳理幼儿生活劳动目标,转变师幼劳动观念和态度。
3. 提升一日生活课程意识,加深家园合作沟通力度。
三、研究内容
1.梳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各年龄段幼儿在生活劳动中学习与发展的一般目标。
2.运用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设计可操作的观察记录表、评估方案。
3.对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经历和能力评估,为活动实施与调整优化提供现实依据。
4.制定科学有效的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幼儿在家庭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困惑与需求,提高家长对生活劳动活动的意识和参与度。
5. 提升园所劳动教育推进的保障和支撑条件,提高教师自身劳动能力和经验,转变教师劳动观念。
四、具体措施
(一)第一阶段(2022.9)
1.对课题学期计划进行研讨,调整课题管理网络,完善课题管理机制。
2.子课题负责人梳理学期工作思路。
(二)第二阶段(2022. 10—2022.12)
1. 学习:全体课题组成员课题方案再学习——梳理《指南》中幼儿在生活劳动中学习与发展的一般目标。
2. 研讨:设计可操作的观察记录表、评估方案(专题沙龙)
3. 观摩:对幼儿生活劳动教育的实践经历和能力评估。
4. 培训:组织教师参与生活劳动的实践活动。
(三)第三阶段(2023.1)
1.调研:发布家长问卷,梳理家长对发展幼儿生活劳动教育的困惑与需求。
2.对课题预期成果进行初步梳理,形成各类成果文本模板。
五、成果形式
1. 幼儿劳动教育核心发展目标汇编
2. 幼儿生活劳动能力评估量表及分析报告
3. 《幼儿生活劳动方面的困惑与需求》家长问卷与数据分析
六、工作安排
时间 | 具体实施方案 |
2022年9月 | 1.专家指导学期课题计划交流。 2.子课题负责人交流,梳理本学期工作思路。 3.建立学习交流的制度,形成课题研究的共识。 |
2022年10月 | 1.学习:全体课题组成员课题方案再学习——梳理《指南》中幼儿在生活劳动中学习与发展的一般目标。 2.子课题分组活动 子课题一:研讨——设计幼儿测评观察记录表 子课题二:研讨——制定教师测评幼儿生活劳动能力活动方案 子课题三: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观察测评活动 |
2022年11月 | 1.培训——组织教师参与生活劳动的实践活动 2. 沙龙:梳理总结现阶段幼儿生活劳动能力发展情况。 |
2022年12月 | 1. 调研:设计家长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2. 实施中途再研讨、活动反思、方案修订 |
2023年1月 | 1.各子课题对预期成果进行梳理 |
尚城科研部
2022年9月1日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