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学习资料(二)
【书名】《与儿童一起探索自然:幼儿园自然课程故事》
【作者】(美)丹尼尔·R.迈耶,(美)斯蒂芬妮·西斯克-希尔顿 编 陶莹 译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自然教育这一主题,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自然教育,自然和人类有什么关系,自然教育对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有什么价值,如何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开展自然教育、实施自然课程,等等。本书通过一个个具体详实的自然课程故事和一线教师的观察、记录、反思,向读者呈现了带领儿童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探索自然、亲近自然,进而懂得保护自然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
和孩子在自然中游戏、观察、记录、表征、倾听与对话,进行深度自然探索。将瑞吉欧、森林地图、项目教学、学习故事融入自然,呈现多样化实践样态。提倡“大自然就是课程”,挖掘利用幼儿园周围自然资源开展自然教育。以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邀你和孩子一起踏上奇妙的自然探究之旅。
【重要内容摘要】
如同一位自然科学家一样,我是在每天收集昆虫、鱼类、蝌蚪、岩石,以及爬树、挖土、滑下山、水花飞溅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我卧室的架子上放着一个生锈的咖啡罐,随时用来存放我发现的各种宝贝。我的家人喜欢科学,并且允许我养一些小动物,只能是一个星期,之后就要把它们送回大自然。
许多研究发现,童年时期的经历会影响成年时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这些研究还发现了两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一个是在记忆犹新的野外或半野外的地方的长期停留,另一个是教儿童尊重自然的成人。
【读书心得】
本书既阐述了有关科学、自然和探究的基本理念,又论述了关于儿童科学与自然学习和发展的主要理论,更是呈现了多样化的儿童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实践样态和教育应对策略。全书贯穿了儿童亲近自然,在探索自然中感知自然、理解自然和创造性表征自然,并获得自然和科学基本素养的历程。
本书也从适宜性教育和科学应对的意义上,描述了教师在儿童自然教育中应采择的角色,以及教师对儿童探索自然行为的记录和反思、改进和完善,展现了丰富的实践性智慧。同时,本书还生动地介绍了森林地图、自然项目、学习故事等多样化的实践过程,充分体现了儿童是探索和学习的主体,课程应从儿童的基本素养着眼,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在自然教育中,教师应积极有效地与儿童对话,倾听儿童对自然的理解,关注儿童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让儿童在对自然不断深入的探索中度过一个充实而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