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研讨活动
课 题 会 议 记 录
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
时间 | 2022年10月21日 | 组别 | 课题组成员 |
出席 人员 | 参会人员:居承逸、徐虹洁、程春景、蔡淑娴 主持人:严岩 记录人:蔡淑娴 | ||
会议 主题 | 1. 新学期课题计划研讨及人员分工 2. 学习并分析《幼儿绘画表征解析及其成长支持策略》分享 | ||
会 议 记 录 | 一、主持人介绍本学期工作重点 (一)研究目标: 1.针对种植区活动实施中幼儿的发展需求,梳理幼儿园各年龄段种植活动的目标。 2.通过解读种植区幼儿的图画表征,从而分析种植区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挖掘教育价值,为培养幼儿的洞察力、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支持性保障。 (二)研究措施: 1.根据班本特色,讨论制定新学期种植计划,包含目标、内容和研究侧重点; 2.课题组每月定期组织一次研讨活动,形成良性的研究进程与分享交流。 3.课题组每两月组织一次相关的理论学习活动,积累种植活动内容与经验。 4.组织观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征,有重点地解决幼儿种植区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5.收集好过程性资料,为中期汇报做好准备。 6.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与案例,多渠道投稿。 二、人员分工及人员安排研讨 1.根据研究内容中的三个子课题,进行人员分工,发挥相关老师的特长。 最后分工如下:子课题一——程春景、朱荟宇 子课题二——徐虹洁、严岩 子课题三——居承逸、蔡淑娴 2. 本学期课题学习资料人员及时间安排 九月:居承逸 十月:严岩 十一月:徐虹洁 十二月:程春景 一月:蔡淑娴 三、学习及研讨江书芹老师的《幼儿绘画表征解析及其成长支持策略》 1.表征的教育意蕴 幼儿成长:绘画表征是幼儿发展的内在需要,绘画表征是儿童利用绘画的艺术手法,创造出可视的图形,表达出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画一幅画的目的不是为了画画。 课程建设: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绘画表征,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点,提出可以引发、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方法、方式,组织有效的教有话动,从而给幼儿带来有意义的学习。 教师发展:通过解析幼儿的绘画表征,教师能够获取第一手有价值的资料,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及发展现状,反推课程的实施成效,通过边研究边实践,促进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整体提升。 绘画表征:绘画表征既是幼儿心灵把握世界和信息在大脑的显现方式之一,也是他们艺术化地表征自我的形式之一。绘画表征指幼儿有目的地使用纸笔,创造出可视的图形,表达出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2.幼儿绘画表征的解析路径 看:幼儿的表征过程 ① 速度的快慢:在绘画过程中,从每个幼儿创作速度的快慢中可见其与众不同的个性。 ② 思维变化:虽然有些孩子在绘画前已经想好了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的想法会发生变化。 ③ 情绪的表现:幼儿在绘画时,情绪表现也是对绘画表征进行解析的佐证内容。 听 ① 倾听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对话。 ② 倾听幼儿画完以后的说画 幼儿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同伴和成人的理解,这种理解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被接纳,让幼儿感到安全,感觉到了重视。因此,每个幼儿都应当有机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品内容,教师都要认真倾记录,这不仅发展了他们的语表达能动,更意味着他们向这个世界敞开了心扉。 查:了解幼儿绘画的经验背景 思:理解幼儿的独特表达 顺序:人物出现的先量次序恰恰显示其在孩子心中的重要程度。如果先画出妈妈那说明他对妈妈非常依恋。 用色: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具有共同的认识,如一般用蓝色画出水、云朵等,用红色画出血、火等;用绿色画出共尖树等 比例:幼儿作品中形象的大小也有典型意义,他认为重要的东西会画得很大,并不顾及其真实的比例 隐藏身体:孩子在绘画时把自己的身体隐藏起来,可能是自我评价很低,遭受过体罚,感觉自己有身体的残缺或是内心痛苦 | ||
会议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