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学习资料(二)
【篇名】《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作者】虞永平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幼儿园课程资源这一关键主题,深入剖析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框架。它详细阐述了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类型与特点,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各类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潜在价值与应用方式。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如何因地制宜地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如农村幼儿园利用田园风光开展自然探索活动,城市幼儿园借助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机构拓展幼儿的视野与认知。同时,还探讨了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强调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者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提升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与能力,为构建优质幼儿园课程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参考。
【读书心得】
阅读《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本书,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幼儿园课程创新与优化的大门。
从理论层面上,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远远超出了传统认知。以往可能仅仅局限于园内的教材、教具等,而这本书让我明白,幼儿园周边的一草一木、社区里的各类场所、家长的职业特长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例如,书中提到的利用社区公园开展亲子运动活动,这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还能加强家园合作与亲子关系。这使我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会更具开放性思维,积极主动地去探寻身边潜在的课程资源。
在实践指导方面,书中众多的案例给了我极大的启发。看到其他幼儿园成功地将本土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活动,如将传统手工艺引入课堂,让幼儿亲自体验制作过程,我意识到我们也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如民间故事、传统美食制作等,让幼儿在感受本土文化魅力的同时,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这不仅能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还能使课程更具特色与活力。
此外,对于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整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例如,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在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兴趣点和需求,以便及时调整课程活动。同时,要学会整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使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的课程整体。这本书激励着我不断学习与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为幼儿打造更加丰富、有趣且富有内涵的课程体验,助力他们在多元的课程资源滋养下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