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心”的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27 13:49:16 浏览次数: 【字体:

课题名称

《走进“童心”的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2月:课题启动与前期总结

1.课题初期会议:

1)总结第一学期研究成果,梳理绘本选择与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2)明确本学期研究方向,重点围绕绘本选择工具开发、分年龄段活动设计及评估机制建立展开。    

2.文献研究与原则修订: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修订绘本选择原则,新增“情感互动性”和“文化多样性”指标。

3月:绘本选择深化与工具开发

1. 绘本选择工具开发:

1)设计《绘本适用性评估表》,从语言难度、主题相关性、画面表现力等维度量化评分。

2)试点班级教师试用工具筛选绘本,反馈工具实用性。    

2.专题工作坊:

1)组织“如何走进童心的绘本选择”研讨,通过案例分享和实操演练,提升教师筛选能力。

2)初步形成小、中、大班推荐绘本书单(各5本)。

4月:教学活动设计与试点实施

1.分年龄段案例设计:

(1)小班:以《好饿的毛毛虫》为例,设计感官体验与简单语言表达活动;

(2)中班:以《我的幸运一天》为例,结合角色扮演与情感讨论;

(3)大班:以《我家是动物园》为例,开展创编故事与手工延伸活动。    

2. 试点教学与数据收集:

(1)3个实验班实施教案,通过观察记录、幼儿作品、教师反思收集数据。

(2)发现亮点:中班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较强的共情能力;需改进:小班部分幼儿对长篇幅绘本注意力分散。

5月:中期研讨与教案优化

1. 组内二次研讨:

(1)针对试点问题,对3篇教案(小、中、大班各1篇)进行优化: 小班缩短单次阅读时长,增加触摸书页互动环节;中班减少教师主导提问,鼓励幼儿自主表达;大班增加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绘制故事地图。      

2. 评估标准制定:

(1)拟定《绘本教学活动评估表》,涵盖目标达成度、幼儿参与率、创新性等指标。

6月:成果固化与总结提升

1. 案例汇编与工具完善:

(1)完成《优秀绘本教学活动案例集(初稿)》,收录3篇优化后的教案及配套资源(如课件、观察记录表)。

(2)修订《绘本适用性评估表》,增加“幼儿兴趣指数”评分项。    

2. 期末总结会议:

(1)梳理本学期成果:形成1工具(选择工具)+1案例集+1评估标准”的阶段性成果框架;

(2)提出改进方向:下学期需加强家园联动,引入家长对绘本教学的反馈。

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绘本教学活动案例集(初稿):收录3个经过实践检验的优秀教案,附教师反思与幼儿反馈。  

2.绘本选择工具(试用版):为教师提供科学的绘本筛选方法。  

3.评估标准与反馈报告:初步形成绘本教学设计的评估框架,并汇总了教师的改进建议。

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

1.教师指导策略单一:部分活动未能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如大班创编环节教师干预较多);

2.评估机制有待完善:反馈数据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仍需加强。

 

改进措施:

1.分层设计活动:下学期将按小、中、大班分层细化教学目标与活动形式。  

2.提升教师指导能力:通过专题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引导式”而非“主导式”的教学策略。  

3.优化评估工具:引入幼儿参与度观察量表,完善多维度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