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学习资料(一)
4月学习资料(一)
【书名】《图形 话语 材料的马赛克》
【编著】意大利瑞吉欧儿童中心
【内容简介】
这本书呈现了“图形·话语·材料的马赛克”的展览作品,展览中所有的作品均来自于瑞吉欧·艾米利亚市属婴幼园和幼儿园的孩子们。 绘画和讲故事意味着想象、分析,以及对空间、形式、颜色、文字、隐喻、情感、节奏和停顿等方面的探索,也意味着进入到一个对自我来说既是内在的又是外部的叙事维度,在现实、虚构与诠释中游戏。 虽然绘画和文字是各自独立的语言,但对孩子们来说,文字和故事,无声的或是口述的,几乎总是与绘画携手并进或相互交织,创生为一种智慧的。又常常具有诗意的马赛克。 这项调查研究试图尽可能多地、 好地理解这种交织,以恢复绘画、材料、话语、孩子们所生成的所有认知和表达的丰富性。
【读书心得】
读完《图形 话语 材料的马赛克》,宛如踏入一座由符号构筑的迷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视觉文化研究的新图景。这部作品以图形、话语、材料三重维度为经纬,编织出关于现代性叙事的复调文本,既是对传统视觉分析范式的解构,也是对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大胆实验。
图形作为认知的起点,在书中不再局限于静态图像,而是跃动于日常生活肌理中的动态符号。从地铁站的指引标识到街头涂鸦,从商业广告到数字界面,图形的物质性被重新激活,成为连接个体感知与集体记忆的媒介。作者指出,图形的表意并非单向传递,而是通过受众的再编码生成意义——这让我意识到,那些被鼠标悬停后改变颜色的网页按钮,或者地铁换乘通道墙面上渐变的引导色块,都是图形叙事的微妙修辞。
书中最令人震撼的或许是"马赛克"的隐喻:看似碎片化的图形、话语与材料,在交错拼贴中构成了完整的认知图景。正如作者在结尾引用的马格利特画作——烟斗的形象、“这不是一只烟斗”的题词、以及画布本身的物质性,共同构建了关于指涉与被指涉的哲学迷宫。这种研究方法提醒我们,当试图理解世界时,或许需要像拼接马赛克那样,允许碎片的缝隙存在,因为正是这些缝隙里,生长着意义的野草。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